史艳秋:集装箱用钢仍有发展空间 6月10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和钢之家网站联合举办的“钢铁产品产需研讨暨第三届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会议”上,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秘书长史艳秋向与会代表作了《2007年我国集装箱工业发展形势分析》的报告。 我国集装箱出口连续14年蝉联全球第一 史艳秋秘书长介绍,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集装箱生产厂已发展到58家,年生产能力约为450万TEU,占世界集装箱生产能力的96%以上,增长了112.5倍。目前我国集装箱生产能力还在增加,预计2007年集装箱生产能力将达到580万TEU。 另外,我国集装箱的出口也是成绩骄人。从1993年至今,我国的集装箱出口量已连续十四年蝉联全球第一。2006年国际集装箱市场需求保持了较高水平,国际集装箱产销量达295万TEU,我国装箱产销量为190.75万只(279.4万TEU),金额59.58亿美元,数量同比增长22.4%,金额同比增长2.6%,国际市场占有率为94.7%。全年呈现出口数量和金额稳定增长的态势。保温箱产销量85 321只,金额12.8亿美元。 史艳秋秘书长预计,2007年我国集装箱行业仍将保持快速的发展。第一,左右集装箱市场趋势的决定性因素世界经济及货物贸易量虽然2007年预计将略有放缓,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水平;第二,在国内外不发生重大破坏性事件的条件下,我国将迎来一个新的经济和贸易高速增长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将使世界经济受益;第三,航运市场仍将保持繁荣。克拉克松公司预测,2007年全球集装箱船交付运力约135万TEU,到2007年年底,全球集装箱运力规模将达到1 294万TEU,同比增长12.2%,低于2006年增幅1.1个百分点。航运公司认为,尽管未来两年将迎来新船运力交付高峰期,但因港口作业效率下降所导致的船舶使用率下降,将使大部分新增运力被旺盛的需求所消化,特别是中国巨大的外贸需求潜能和中西部地区外贸货物适箱率的不断提高,船公司对未来班轮市场的发展前景仍然充满信心。 但她同时表示,集装箱行业也面临国家外贸政策的调整、人民币不断升值、高位徘徊的国际原油和原材料价格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 集装箱用钢仍有发展空间 史艳秋秘书长表示,集装箱行业的发展和钢铁企业集装箱用钢的生产紧密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所需的集装箱钢材全部从国外进口。1995年以后,我国宝钢、武钢等主要钢铁企业不断开拓创新,研制成功集装箱用钢材,随后广州珠钢、鞍钢等企业纷纷进入集装箱用钢材生产市场。如今,我国集装箱用钢材的国产化率已达90%左右。 据她介绍。目前,生产集装箱所用钢材主要有热轧薄钢板、型材和焊管等。热轧薄板(牌号SPA-H),热轧中板(牌号SPA-H、SM490A),不锈钢(牌号SUS304、SUS410、SUS316L),其中以1.6mm~6.0mm板材为主。在消耗的钢板中,以1.6mm~2.0mm薄规格钢板所占比例最大,约为45%~50%,主要用在占我国出口90%以上的干货集装箱上。 “虽然我国集装箱用钢材的国产化率已达90%左右,但集装箱用钢仍有发展空间。”史艳秋秘书长在会上特别强调。 因为集装箱的特殊性,对集装箱用钢材的材质要求较高。首先,必须耐大气及海水腐蚀;其次,要有很高的强度,还要有较好的韧性;再次,要求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另外,钢板板型要平整,表面质量要求也较高。随着我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家对钢材出口实施新的税务政策,集装箱用钢仍有发展空间。
声明:《史艳秋:集装箱用钢仍有发展空间》的信息均来自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要焊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我要焊管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的准确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com.net.cn/ypnew_view.asp?id=2206
谢谢!! 冷拔钢管
翅片管
无极灯
|